Search

#線上旅行團 #龍馬之旅 015

今天我們要來到日本本土、幾乎是九州最西端——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線上旅行團 #龍馬之旅 015

今天我們要來到日本本土、幾乎是九州最西端——長崎。

我看早年的旅遊團去南九州,多半只看豪斯登堡、原爆資料館、平和公園等,那也無可厚非。但我始終認為,長崎真正的魅力在港口附近的街區,只是比較不適合團體行程的安排。

為什麼要來長崎,和昨天寫到的勝麟太郎(海舟)有關。

人要發達,運勢擋都擋不住。1855 年(安政二年)初,麟太郎才剛被提拔為「御用(荷)蘭書翻譯」,之後馬上被派去大阪考察,籌備「洋學所」;然後在舊曆七月底,因為幕府在長崎成立「海軍傳習所」,無論船隻購買、教學,都要透過荷蘭人,於是他又被派去長崎,入了傳習所。

原本對海事一竅不通的「勝麟太郎」,就這樣在海軍傳習所,一邊當翻譯、教荷蘭文,同時連續上了三期的航海課程,一口氣待了五年(1855-1859),成為了「勝海舟」。

雖是後話,但可先提:這個海舟,後來成為日本初次航越太平洋前往美國的「咸臨丸」船長,又當到幕府的「軍艦奉行」(海軍司令),到了戊辰戰爭時,還兼「陸軍總裁」,一介書生,成了將軍之下、萬人之上的職位。明治維新後,並擔任初代「海軍卿」。

去過豪斯登堡的人,或許還記得園中有一艘仿古的「觀光丸」,便是復元當年荷蘭送給海軍傳習所的第一艘船艦。後來它也被用於長崎港的巡航(但要人數夠多,才會開航)。

如今到長崎,從驛前搭乘路面電車,到靠近海邊的「大波止」,沿著「縣廳坂」往上坡,沿路就會看到許多指示牌。

和許多地方一樣,今日的海岸線,多是後代填海形成,而當年的海岸線,則在更高的位置。

一路走到「江戶町」,原本長崎縣廳的位置,當年去的時候立起了施工圍籬,我一時遍尋不著石碑,原來是在圍籬之內。可尋得「耶穌會本部、奉行所西役所、海軍傳習所跡」石碑。

旁邊有一條「江戶町商店街」,入口處有更多的說明牌。

海舟在長崎度過五年時光,可說是他人生最豐富、改變最大的時期,也曾留下戀愛史。

這些都留待幾年之後,當他偕愛徒龍馬重回舊地時,途中親口告訴他了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多年前曾發起《網工陣線》,所以叫「工頭」。英文名字叫 KEN,所以叫做「堅」。原是隨意取的網名,結果沿用了20年。現職為 RiceTour 米飯旅行社負責人。
View all posts